告别腐败指数 茅台应让老百姓喝得起
发布时间:2014-11-13 文章来源:搜狐财经 浏览次数:
经历白酒塑化剂、中央严控三公消费、产能过剩、价格反垄断等一系列利空影响,白酒行业从去年第四季度进入调整期。股价表现最明显。酒鬼酒在塑化剂事件上首当其冲,股价腰斩了两回。从最高65元,跌到今天的16元。洋河股份则从170到50,缩水70%。
白酒行业龙头贵州茅台的日子也不好过,往日批条子走关系才能抢购得到的火爆销售境况不再。如今门前冷落鞍马稀,库存难以消化,价格则一降再降,53度飞天茅台从每瓶2300元也不嫌贵的高点剧跌到今天1099元/瓶(茅台直营店为了维护品牌面子,价格保持为1519元/瓶)。虽然降价,却不受市场待见,价格越降,越无人问津。为了完成销售目标,茅台公司不得不动员职工全员卖酒。"买涨不买跌",往日价格火爆时,反而抢购的人越多。这中状况部分地源于市场中对茅台酒的囤积投机,但更多反映了茅台销售遭遇寒冬的状况。一向号称抗跌的茅台股价也从265元高点缩水近百元,一度降至160元的低谷,而今仍在190元左右低位徘徊。
伴随着严控三公消费政策的持续化,茅台公司也随之应变,提出消费转型。5月16日的股东大会上,贵州茅台董事长袁仁国表示,目前商务消费和普通消费呈现强劲的承接效应,茅台系列酒前景广阔。换句话说,就是茅台要从公务消费转向民营企业商务往来和个人消费,把以前卖给官员喝的酒推广给平民百姓。可以说,袁仁国此举是被环境所迫而继承了上一任茅台老总季克良的心愿:"让老百姓喝得起茅台酒"。
虽然目前茅台跟随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,但是对长线投资者来说,茅台股票的投资价值依然是非常稳固的。因为实际上,真正对茅台价值具有杀伤性的重大利空消息只有严控三公消费一项,其他行业性的利空负面基本对茅台毫发无伤,比如说,去年关于茅台酒中塑化剂超标的事件,开始扑朔迷离最后却峰回路转证明没有超标,最终稳住了阵脚,证明了产品质量的过硬。
今年的一季报各项财务指标依然很健康。利润增速由于必然的调整而减速了,但是每股收益不减,毛利率不仅高企,而且平稳保持上升趋势,净资产收益率和现金持有都很高(说明利润不靠借债来实现,抗通胀能力也很强)……营收同比虽然下降了8千万,听起来似乎下降很多,但这只相当于茅台两天的营业收入额,因为茅台一天的营收就达到4千万左右。
根据5月份的茅台股东大会上袁仁国所透露的,三公消费占茅台酒的消费量为8%(这是直接消费,此前季克良透露的数字是不到10%),部分经销商达到30%。而去年到今年一季度以来,三公消费是控制得最严酷的时期,最难熬的日子里,茅台都挺过去了,表现得还不错。可见三公消费对茅台的杀伤力也并不是很大,三公消费占茅台营收额度看来也不像外间所议论的达到七八成比例,而季克良老总和袁仁国透露的不到10%似乎更加可靠。另一方面,三公消费茅台酒创造的超高利润,更大多数被中间的经销商(经销商占30%左右,三倍于茅台酒厂)赚去,这一部分利润并未体现在公司业绩、财报当中。所以三公严控了半年,纷纷告急的不是茅台酒厂,而是各地以前炒高、囤积茅台酒的经销商。
白酒行业龙头贵州茅台的日子也不好过,往日批条子走关系才能抢购得到的火爆销售境况不再。如今门前冷落鞍马稀,库存难以消化,价格则一降再降,53度飞天茅台从每瓶2300元也不嫌贵的高点剧跌到今天1099元/瓶(茅台直营店为了维护品牌面子,价格保持为1519元/瓶)。虽然降价,却不受市场待见,价格越降,越无人问津。为了完成销售目标,茅台公司不得不动员职工全员卖酒。"买涨不买跌",往日价格火爆时,反而抢购的人越多。这中状况部分地源于市场中对茅台酒的囤积投机,但更多反映了茅台销售遭遇寒冬的状况。一向号称抗跌的茅台股价也从265元高点缩水近百元,一度降至160元的低谷,而今仍在190元左右低位徘徊。
伴随着严控三公消费政策的持续化,茅台公司也随之应变,提出消费转型。5月16日的股东大会上,贵州茅台董事长袁仁国表示,目前商务消费和普通消费呈现强劲的承接效应,茅台系列酒前景广阔。换句话说,就是茅台要从公务消费转向民营企业商务往来和个人消费,把以前卖给官员喝的酒推广给平民百姓。可以说,袁仁国此举是被环境所迫而继承了上一任茅台老总季克良的心愿:"让老百姓喝得起茅台酒"。
虽然目前茅台跟随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,但是对长线投资者来说,茅台股票的投资价值依然是非常稳固的。因为实际上,真正对茅台价值具有杀伤性的重大利空消息只有严控三公消费一项,其他行业性的利空负面基本对茅台毫发无伤,比如说,去年关于茅台酒中塑化剂超标的事件,开始扑朔迷离最后却峰回路转证明没有超标,最终稳住了阵脚,证明了产品质量的过硬。
今年的一季报各项财务指标依然很健康。利润增速由于必然的调整而减速了,但是每股收益不减,毛利率不仅高企,而且平稳保持上升趋势,净资产收益率和现金持有都很高(说明利润不靠借债来实现,抗通胀能力也很强)……营收同比虽然下降了8千万,听起来似乎下降很多,但这只相当于茅台两天的营业收入额,因为茅台一天的营收就达到4千万左右。
根据5月份的茅台股东大会上袁仁国所透露的,三公消费占茅台酒的消费量为8%(这是直接消费,此前季克良透露的数字是不到10%),部分经销商达到30%。而去年到今年一季度以来,三公消费是控制得最严酷的时期,最难熬的日子里,茅台都挺过去了,表现得还不错。可见三公消费对茅台的杀伤力也并不是很大,三公消费占茅台营收额度看来也不像外间所议论的达到七八成比例,而季克良老总和袁仁国透露的不到10%似乎更加可靠。另一方面,三公消费茅台酒创造的超高利润,更大多数被中间的经销商(经销商占30%左右,三倍于茅台酒厂)赚去,这一部分利润并未体现在公司业绩、财报当中。所以三公严控了半年,纷纷告急的不是茅台酒厂,而是各地以前炒高、囤积茅台酒的经销商。
标签:
你也可以分享到:
- 新闻资讯
- +MORE